王子曰:滁州天长市秦栏镇不仅是“安徽省私营经济发展第一镇”,还是著名的孝子之乡。在宋代出现了著名的孝子朱寿昌,他弃官寻母的故事,被后人列入《二十四孝》中的第二十三孝,至今广为流传,在中国传统孝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,也成为当地文明城市建设的深厚底蕴和不竭营养。
朱寿昌(1014-1083),字康叔,宋扬州天长(今天长市秦栏镇)人。先后做过陕州、荆南通判、岳州、阆州知州等。他因弃官寻母的孝行载入史册,成为《二十四孝》中的第二十三孝故事的主人公。
历史记载“宋代朱寿昌,年七岁,生母刘氏,为嫡母所妒,出嫁。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。宋神宗朝,弃官入秦,与家人诀,誓:不见母,不复还。后行次同州,得之,时母已年七十余矣。”
朱寿昌的父亲朱巽,是北宋仁宗年间的工部侍郎。寿昌的生母刘氏是朱巽之妾。他七岁时,其母刘氏被朱巽遗弃而出走,从此母子分离。朱寿昌长成之后,也步入仕途辗转为官,几十年步步高升。然而他一直未得与生母团聚,思念之心萦萦于怀,以至于"饮食罕御酒肉,言辄流涕",母子分离后的五十年间,他多方打听生母下落,均杳无音讯,为此他很少吃肉,烧香拜佛,灼背烧顶,以示虔诚。宋熙宁初年,听人传说他母亲流落陕西一带,嫁为民妻,为此他又刺血书写《金刚经》,并辞去官职,离别妻儿,千里迢迢前往陕西一带寻母,并与家人道:"不见母,吾不返矣"。精诚所至,他终于在同州(今大荔县)的一个村子遇到一位老婆婆,正是失散50年的母亲。村民们听说老婆婆母子团圆,纷纷前来祝贺,得知朱寿昌辞官寻母,孝心感人,无不感慨称颂。为纪念婆婆母子相聚,将村名改为“婆婆村”,明朝初年改为“婆合村”。朱寿昌将已70多岁的母亲接回家中,恭敬侍奉,无微不至。当年刘氏离开朱家后,改嫁党氏,又有子女数人。朱寿昌找到他们,视如亲弟妹,也全部接回家中供养,一家人和和睦睦,其乐融融。
朱寿昌弃官寻母之事被传扬开来,被京兆守钱明逸将此事上奏朝廷,宋神宗赵顼夸奖其孝行,诏令朱寿昌官复原职。王安石、苏轼等写下诗文,赞美其事。王安石作《送河中通判朱郎中迎母东归》诗:“彩衣东笑上归船,莱氏欢娱在晚年,嗟我白头生意尽,看君今日尽凄然。”苏东坡作《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》:“嗟君七岁知念母,念君长大心愈苦。羡君临老得相逢,喜极无言泪如雨......感君离合我酸辛,此事今无古或闻。”极力称赞朱寿昌的孝行。朱寿昌后来官至司农少卿、朝议大夫,中散大夫年七十而卒。
王子曰:“七岁生离母,参商五十年。一朝相见面,喜气动皇天。”这是元代成书的《二十四孝》话本里对朱寿昌弃官寻母的赞词。由于封建社会彰忠倡孝,朱寿昌寻母一事符合统治者以孝治民的思想,故在此事发生后被历朝历代大加赞赏。在封建社会,一般读书人的最大愿望莫过于高官厚禄、耀祖光宗。朱寿昌宁愿弃官失禄,不惜暴露自己庶出身份,偏要千里寻找失散50年的母亲,侍奉出身贫苦已改嫁平民的生母,难能可贵。“百善孝为先,看心不看迹,看迹天下无孝子”,这说的是尽孝是有难度的,民间所谓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,也似乎是为尽孝的难题而辩护。朱寿昌作为孝子,不仅有孝心,还排除万难,以自己的孝行实现孝心,其作为古代的道德榜样人物是当之无愧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