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正文
第139课: “明鼓清碑“的由来
作者:王冬老师廉洁课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2-10-17     信息来源:      阅读次数: 【关闭】

      王子曰:历史上历朝历代,皇帝都是家天下的观念,既然天下都是自家的,主观上自然也不希望朝廷上下官员中“硕鼠”“蛀虫”层出不穷,在这一点上倒是和老百姓的期盼是一致的,由此,历代多名皇帝曾发出劝廉诫廉的劝谕,树立劝廉官碑是常见的形式,在六朝古都南京“明鼓清碑“中的“廉碑”是十分特殊的廉政文物。

      被誉为“江南佳丽地 金陵帝王州”的六朝古都南京,龙蟠虎踞,坐落于市中心的鼓楼,始建于1382(明洪武十五年),作为明朝开国都城重要建筑,自然规制不凡,气势宏伟。在古时,鼓楼起到古城的报时功能,也有催促百官勤于政务的寓意,还能提醒百姓辛于劳作,并在重大庆典时发挥作用,鼓楼与南京钟楼相对,是明代京城的象征。在这座明鼓楼内,珍藏着一块特殊的清代石碑。

      话说在1684年,虽仅31岁但已登基20余年的清朝康熙皇帝首次南巡,看遍了江南的风土人情。在经江宁(南京)启程返京时,各级官员们穿着官服盛装在两岸跪送,并组织数十万民众夹岸送行,从七里洲直达燕子矶,场面号称“亘古未有”。目睹这种浩大的排场和气势,康熙皇帝不悦反忧,在江南佳丽地感受不同于北方的奢华享受后,并没有消磨他的意志,反而引发了他的警觉。他就此对两江总督王新命和江苏巡抚汤斌(就是第42课里提到的《滁州来安县后人—“三汤道台”汤斌》)等说:“朕向闻江南财赋之地,今观民风土俗、通衢市镇,似觉充盈,至于乡村之饶、民情之朴,不及北方,皆因粉饰奢华所致。尔等身为大小有司,当洁己爱民,奉公守法,激浊扬清,体恤民隐,务令敦本尚实、家给人足,以副朕望。”通过对南方官绅奢华做派的观察,引发康熙的隐忧,这段话意思就是说,各级政府官员不能只求享受和做表面文章,要洁己爱民,体察百姓的困难,为百姓多做实事,让百姓的生活更有保障更富足,要引导好民风戒奢,多学着点北方的朴实。

      因康熙皇帝南巡时曾登临鼓楼原址,第二年,两江总督王新命,江苏巡抚汤斌、安徽巡抚薛柱斗联名在毁弃的鼓楼基座上树立起连台座总高达5.4米的圣谕碑并新建楼保护,更名鼓楼为碑楼。该碑因为是诫官员守廉之碑也被称作“戒碑““廉碑”,当时同时在苏州、安庆也立了同样内容的圣谕碑以告诫当地官员。明朝建鼓楼,清朝立碑楼,因此,南京鼓楼拥有“明鼓清碑”之称,这特异于其他城市的鼓楼。依托鼓楼公园历史文化资源,现在建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“廉政文化教育基地”,并在“廉碑”旁边,通过白描石刻的独特形式,图文并茂地将整个故事情景再现,使之更加通俗易懂。

      王子曰:皇帝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总代表,也是盘剥压榨人民群众利益集团的总代表,可是出于阶级总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考虑,个别头脑清醒的皇帝也希望建立一个政治清明人民富足的社会环境,也能认识到唯有如此,才能缓和阶级矛盾,实现其统治“长治久安“的企图。因而历史上皇帝对于官员的廉政教育也不是从不放在心上的,官箴、官碑等,都是皇帝对官员进行廉政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,主观上是为维护阶级统治,但是如果发挥了相应作用,客观上也是有利于人民群众的。这些尝试虽然不能解决其制度上的致命顽疾,但如果官员受到训廉后稍微收敛甚至知止的话,也能让百姓在贪腐的沉重压迫中稍稍喘口气。故而廉碑还是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,也是具有现实教育和警示意义的。